2016年,全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信贷投放快速增长。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41%,比2015年下降0.79%,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不断完善和优化融资担保体系,2016年底,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350家,全年完成担保额1100多亿元。积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工作,组织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开展合作洽谈活动,全年共组织活动592次,推荐项目9876个,落实贷款1284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做好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 一是贯彻落实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引导信贷投放稳步适度增长,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与我省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体系,特别是加快发展我省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强对利率定价行为的规范指导,发挥好省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推动形成规范有序的利率定价秩序。 三是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持续改进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制造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对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要求各银行机构完成“三个不低于”目标。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和债转股,降低杠杆率。加强对金融机构各类资产管理类业务的管理,规范同业业务,做强主营业务,防范资金“脱实向虚”。 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做到增贷有度、稳贷有力、减贷有理,不搞盲目抽贷、断贷。对面临暂时困难的企业区别对待继续给予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并购贷款助力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行业整合。 五是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好服务价格相关政策法规。对于能在利差中补偿的,不再另外收费;对于必须保留的补偿成本性收费,严格控制收费水平;对于巧立名目、变相收费增加借款人负担的,一律取消;对于个性化服务、定制化服务等,按照市场规则规范管理。对银行违规收费问题,将从严查处追责。 六是继续推进担保体系建设。增强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和资本实力,改善和优化融资担保机构布局,更好发挥融资担保机构的公共服务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支持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带动市县担保机构形成抱团增信、共同发展的再担保体系建设。以“对标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推进担保机构对标提升,完善内部机制,推出灵活多样的产品。推进担保机构业务创新发展,引导开展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动产、股权等抵质押担保业务。 七是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支持创新创业企业方面,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科创企业特点,创新组织架构和信贷管理机制,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加快发展支持“双创”金融产品和服务。适当拓宽抵质押品范围,提高科技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 |